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若干实验室。中国自成立以来,次在党的全体会议上研究实验室建设问题,是面对新形势、解决新危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4年8月18日,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继续深化科研机构改革,重组成重点实验室,承担任务;2015年10月26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意见》又强调:“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实验室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实验室内涵和使命,是保证实验室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
“实验室”一词基本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关于实验室的内涵,说法不一,描述各异。本文从实验室建设功能的角度对实验室内涵进行了界定。实验室是一种资源,如有一定的场所(空间)和设备设施,可以用来探索新理论,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或者用来检验事物是否符合或规则,高水平实验室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实验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地产生应有的利益。
,实验室是理论探索的支撑点。
实验研究是科学理论的重要发源地,是探索新理论的重要手段。同志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从何而来?它是从天而降的吗?没有。在你的头脑中是固有的吗?没有。人类的正确思想,只能来自社会实践,只能来自社会生产斗争,来自阶级斗争,来自科学实验三个方面的实践。居里夫人在一所封闭的潮湿房屋中作为一个储藏室,并在实验室中安装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设备,她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并发现了两个新元素:镭(Po)和镭(Ra)。1831年,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实验,法拉第终于通过实验揭示出电磁感应定律。2017年被《自然》杂志评选为十大科学人物之一,被称为“量子之父”的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数以千次的实验,完善和创新了量子理论,实现了量子通信。不管是以往的力学经典理论,还是的超导量子理论,都是在实验室里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验室对于新理论的提出和验证越来越重要。
第二,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场所。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动力得到激发释放,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进入了市场。实验室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场所,从电报、固定电话到移动通信,从蒸汽机车到现在的高速列车,都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不懈奋斗的产物;屠呦呦研究员诺贝尔奖得主,正是在实验室里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探索,研究出青蒿素提取技术,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实验室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比如,2018年10月数据显示,世界专利申请量增长5%,达到332万件,创历史新高。为了提高我国的实验室水平,从十三五开始,我们将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力争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设备、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深空探测、关键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实验室是检验验证的场所。
实验不仅能验证已知的理论,而且能对其进行符合性检验。比如,到2018年底,全国已有学校51.89万所,在校学生2.76亿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0339.25万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4652.59万人,高中在校学生2375.37万人,职业技术院校在校学生1551.84万人,各类院校在校学生3833万人。同学们通过实验室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学反射折射定律等,在实验室中通过亲身体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实验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世界,学习科学,掌握技术的重要工具,有效的手段和平台。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检验检测实验室39472个,营业收入达2810.5亿元,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17.43万台套,资产总额3195.54亿元。该领域涉及食品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农林渔牧、机动车检验、建材、建筑工程等35个行业,对保证产品符合标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实验教学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竞争必然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制高点和热点,实验室是科技竞争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洛斯阿拉莫斯、阿贡、劳伦斯伯克利等高水平实验室的建立,是美国科学技术化的重要基础。LosAramos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包括安全,可再生能源,医学,空间探索等,主要从事美国核武器设计,并成功研制出首枚原子弹。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了以追踪为主,追踪与并跑、领跑相结合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将成为主旋律,必须以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规模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实验室。组建若干实验室,打造海内外人才聚集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联合攻关,形成代表水平、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力量,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五、实验室的根本实名是效益。
实验价值的度量取决于实验所产生的利益。安全、质量、效益是实验室运行的原则,安全是实验室运行存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质量是实验室运行质量的保证,效益是实验室运行的终目的。实验基地效益分为政治、军事、人才、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国境内的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是为了完成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研项目,限度地培养人才,成为竞争的主力军;国防实验室是为了研发现代化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保卫领土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是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限度地开展检验检测业务,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实验室是为了完成年度的科研生产任务,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教学用实验室是为了提高使用率,减少使用维护费用。
青岛实验室建设必须明确自身的内涵和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