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化的生物实验室建设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环境;
2.实验室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
3.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4.提高科研能力;
5.合理利用空间(核心区和非核心区);
6.室外环境的人性化处理;
7.实验室安全;
8.现代生物实验室建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实验室装修指导思想
1.人文环境与实验环境并重: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审美需求;要有现代实验室人文文化的健康和审美设计理念;
2.标准与统一规划相结合:达到安静、整洁、明亮、庄重、迷人的效果;
三、微生物实验室建筑要求。
1.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水质的微生物检查室以清洁实验室为主。其中无菌试验、卫生用品和医院监测产品应在100级洁净无菌室检查食品、化妆品、消毒剂和水质微生物检查应在1000级无菌室检查。
2.食源性疾病分离和鉴定实验室、霉菌分离和鉴定实验室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
3.动物实验室是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四、洁净实验室建筑设计基础。
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
2.《医院清洁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3.《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GB50591-2010。
五、洁净室原理。
六、、洁净实验室气流设计。
1.气流类型应满足空气清洁度等级的要求。当空气清洁度等级为1-4时,应采用垂直单向流。
2.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应联锁。正压洁净室的联锁程序是先启动送风机,再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关闭时,联锁程序应相反。1-4级单向流平均风速为0.3-0.5m/s,外部风速为0.1m/s。
七、洁净实验室结构单元设计要求
八、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
1.噪音:≤50dB;
2.温度/湿度:
3.新风量:满足洁净室小新风量、满足洁净室正压要求的小新风量、满足每个人需要的小新风量之和。保证洁净室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在40m3以上。
4.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不得小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不得小于10Pa。
5.配电:有自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供电,保证洁净实验室正常供电。
6.照度:洁净室的照明一般要求照度高。然而,灯具的安装数量受到送风出口数量和位置的限制,这就要求当达到相同的照度值时,安装的灯具数量少。荧光灯一般用作照明光源,一般照明的照度为350lx,平均为500lx。洁净室的一般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
7.空气净化等级表。
九、洁净实验室建设。
1.洁净厂房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温湿度变化时变性小的材料。
2.洁净室内墙面应平整光滑,无灰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减少凹凸面。
3.踢脚不能突出墙面。
4.洁净室不应使用砌墙抹灰墙。必要时应干燥。抹灰应符合先进的抹灰标准。用先进的抹灰标准,墙面抹灰后应刷漆表层,并应选用难燃、无裂纹、耐清洁、表面光滑、不易吸水、变质、发霉的涂料。
5.洁净室地面应平整、耐磨、易清洁,不易积聚静电,避免眩光和开裂。
6.在洁净区和人员净化室设置外窗时,应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窗户,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靠近洁净室的一侧窗户不应设置窗台;洁净室的窗户应与内墙齐平,不应设置窗台。
7.洁净室的颜色应优雅柔和。
十、实验室验收的基本要求。
根据:
1.卫生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编号省、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配置要求。
2.《计量认证/审批(验收)审批准则》对设施和环境因素的要求。
3.ISO/IEC17025-2017有关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要求:
1.满足卫生部《指导意见》对地县功能实验室设置的要求。
2.实验室规划设计符合保护人员和环境的要求。
3.实验室平面布局和工艺科学合理,工艺简单,污染清洁清晰,水平清晰。尽可能分离人流物流,在严重污染区域和清洁区域设置缓冲区,同时有效去除污染,有效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率。
4.满足实验室安全用电、用水、照明的要求,具备防水、剧毒化学品和菌种的保管、符合三废处理的有效设施等。
5.有严格的控制区域,特殊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6.每个单位应有样品储存房,并有相应的环境控制设施。
7.对于特殊实验室,如生物二级和清洁实验室,应有资质部门的验收报告。
十一、实验室建设设计。
实验室环境建设是实验室所有建设活动的关键,是确保检测数据可靠的前提条件,是质量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运行和资质认定的必要条件,是保护实验人员健康和环境的基础条件,实验室装修风格应体现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