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卓先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卓尔不群,敢为人先为您提供专业的实验室系统终端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137-3099-5583
165-6575-599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快讯

推荐资讯

咨询热线 13730995583

确定实验室平面布置原则,牢牢控制实验室设计源。

作者: 点击:1566 时间:2021-07-12

实验室平面布置是实验室设计方与建设方按照《实验室建设详细方案》及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协商沟通,在充分了解实验室使用方建设意图的基础上,形成的展示实验室功能区、主要设备、设施位置和相关关系的平面视图。知觉的物化过程,是设计师、使用者共同努力的结晶。试验室平面布置图是否合理、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建设图纸和施工图纸的质量,进而决定实验室建设的成败,由图1可以看出其重要作用。作者在实验室设计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平面布置图的重要性,总结出平面布置设计坚持的几条原则,分享如下:

实验室平面布置是实验室设计方与建设方按照《实验室建设详细方案》及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协商沟通,在充分了解实验室使用方建设意图的基础上,形成的展示实验室功能区、主要设备、设施位置和相关关系的平面视图。知觉的物化过程,是设计师、使用者共同努力的结晶。试验室平面布置图是否合理、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建设图纸和施工图纸的质量,进而决定实验室建设的成败,由图1可以看出其重要作用。作者在实验室设计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平面布置图的重要性,总结出平面布置设计坚持的几条原则,分享如下:

1.化功能区域。

2.相似性原理。

3.空间适宜性原理

4.过程的便利性原则。

5.环境适应原理

6.函数完备的原理。

7.开放性的原则。

8.模拟式验证原则。

一、化功能区域。

地价持续上涨,实验室设计建设费用大幅增加,确保实验室功能面积化是实验室平面设计的重要原则。在平面布置中,应优先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卫生、质量和检测功能,应根据功能布局、工艺路线、设备形状,合理设计实验室平面。避免为追求美观或突出个性特点而设计所谓的大裤衩、秋裤、大蟹等不适用的实验室建筑。根据规划政策和场地规划的要求,尽可能使实验室利用土地达到化,例如,在地下多设计几层,可将防震、保密、平战相结合的防震、保密、平战等配套设施,提高建筑容积率。室内室内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远期建设计划,统一规划设计、集中布置、节约用地、预留发展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相似性原理。

实验室平面功能区域划分应遵循相同的规划原则。也就是同一种实验室组合在一起,实验室要组合隔振要求,具有防辐射要求的实验室应组合在一起,并在同一层上对同一层具有高要求的特殊设备进行组合。例如,大、重试样对应的试验区域宜设置在建筑物底层,振动较大或噪声较大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底层,对振动极为敏感的设备宜布置在建筑物底层,需要做设备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底层。实验室是由有毒物质生产而成的,宜布置在建筑物顶层,产生粉尘物质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顶层等。将人员活动较多的实验室设在阳面,面向环境优美的地段等。

三、空间适宜性原理

如平面尺寸过大造成浪费,太小不能满足工艺及安全要求,面积大小适宜为宜。试验室标准件开间的宽度、布置方式、开间间距决定。要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尺寸、安装操作和大修的要求,确定实验室开、进深尺寸。没有明确要求的,开间尺寸不宜小于6.6m,进深尺寸不宜小于6m,没有通风柜的时候不宜小于5.7m。实验室过道尺寸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使用要求和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需要来确定走道的宽度和高度。例如,单面布房的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双面布房的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8m,走道的高度不应低于2.20m,走道的走道应直通疏散出口的方向,走道的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8m。

四、过程的便利性原则。

实验室的平面布置应按实验室设计操作流程布置,充分考虑检验的步骤、人、物、物的流动等因素。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在满足安全、卫生、质量、效率等要求的前提下。例如样品的待检区、已检验样件区、实验区、数据分析区等。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台具(包括通风柜、试验台、安全柜、储物柜、万向通风罩等)、电源节点(两相、三相都要标注)、网络接线盒、布设上水点、试验台、安全柜、储物柜、万向通风罩等处。按工艺顺序预留门窗,至少有一个双门门,作为设备门,或大型样件进出口处,无特殊要求的门可采用簧片,宜双面开启。具有隔声、隔热、屏蔽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实验室门应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化学伤害等事故。通常应预留观察窗,方便实验室人员观察和交流,方便客户等人员参观并及时掌握动态。

五、环境适应原理

实验室应避免使用精密仪器,如电机、风机等。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室应设置在阳面,在实验区内的多个实验室、科研工作室、辅助区、业务接待室、办公室、会议室、资料阅览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室内环境允许通风时,优先使用自然通风,对有人员长期停留的辅助场所,宜采用自然通风。室内供暖和空调设置在室内,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情况下,宜减小外窗面积。空调室的外窗应具有较好的密封和隔热性能,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开窗扇。下层、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外窗应采用防虫及啮齿动物设备。试验室外窗的玻璃一般不能使用彩色玻璃。对于有避光要求的实验房应设置物理隔板。洗手间水房的位置一般都是阴面。

六、函数完备的原理。

总平面布置一般由实验室核心区、实验室辅助区、公共设施区三大部分组成,核心区域应包括样品接收区、样品存储区、样品制备区、实验检测区、样品处理区、危化品区等。实验辅助区域包括值班室、更衣室、仪器室、危化品库房、气瓶、废物处理区、办公区、会议室、器材储存区、文件区、访客接待区等。公用区域应包括暖通、给排水、燃气、供配电、信息系统等特殊场所或区域。对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设计娱乐室、恳谈室、图书室,配置卫生、保洁、车库(位)等。

七、开放性的原则。

根据行业发展、学科发展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平面布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很难确定空间大小的实验室,应采用开间式厂房,预留水、电、气、暖等设施。设置中央功能型走廊,集中布置空调、通风、水、电等管道,周围或一侧设有实验室,每条管道都直接预留给实验室,其作用相当于功能柱。尤其对下水管道和通风管道的预留更为重要。

八、模拟式验证原则。

对于布局复杂、空间要求较高、设备干扰较大的实验室,其平面布局设计应采用仿真或模拟,如声学实验室对其宽度和进深有一定比例要求,也如,实验室内大尺寸样品的运行问题,应预留相应空间、调装设备空间或运输工具轨道预埋件等。可通过BIM软件或现场演练等方式现场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返回列表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