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国内许多新建的化学实验大楼采取集中排风和全新风空调两套独立的送排风 系统 。这类实验室采用较多的一种通风方案是竖直集中排风, 风管竖直安装在排风管 井内, 排风机安装在屋顶, 一个排风机同时负责上下多个楼层多个房间通风系统的排风 。 排风设施以通风柜 、 移动风罩 、 固定风罩和试剂柜为主 (见图 1 ) 。
为了节约能源, 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减少在少量房间使用时的能源损耗, 实验 室通风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控制思路与技术。本文对笔者参与的已建成及在建的化学 实验室通风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调试方法进行介绍, 供同仁参考。
要求每个房间的送排风阀都能单独开关 。只要有一 间房间开, 送排风机就开, 所有房 间关, 送排风机才关 。为了方便实验人员操作和物业管理人员监控, 要求每个房间的 送排风阀都能做到就地开关, 远程监控。
1.2 设计方案
以每个房间为一个送排风单元,在每个房间送排风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处安装一个电动 密闭阀, 在门口安装一个送排风启停按钮 。当该房间需要启用时, 就地开启按钮, 信 号上传到楼宇设备自控 (building automation, BA) 系统控制柜, 经直接数字控制 ( direct digital control, DDC ) , 或 可 编 程 逻 辑 控 制 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元器件确认后, 打开该房间的电动密闭阀 。电动密闭阀的开启信 号反馈到 B A自控柜, 控制模块按程序同时启动送排风机, 上述控制程序和状态在远
程监控室计算机人机界面都能操作和显示 (见图 2 ) 。
1. 3 调试方法
先断开送排风机的电源, 逐个开关每个房间的启停按钮, 检查其电动密闭阀是否开关 自如。
2 ) 合上送排风机电源, 再逐个开启每个房间的启停按钮, 检查送排风机能否启动; 如能, 则打开所有房间的启动按钮, 然后再逐个关闭按钮, 检查一个房间的按钮 关闭后送排风机能否关闭。
3 ) 针对上述开关流程和工作状态, 检查现场和远程计算机显示的状态是否一致。
送排风风量控制
2. 1 设计要求
在所有房间正常使用的工况下, 送排风机在满负荷运行情况下, 能够满足所有房间所 需要的风量 。采取变风量 ( VAV) 通风系统时, 设计风量按照全部通风柜在有人 操作时, 移门开启高度 0. 5 m, 同时使用系数 70%而设计; 采取或含有定风量 ( CAV) 通风系统时, 按照实际风量的 设计。
房间的实际排风量大于设计排风量时要有房间报警装置, 以提醒实验人员把通风 柜的移门拉低, 减少通风柜的排风量, 以防某个房间的风量过大影响其他房间的风量 分配和节约能源 。在少量房间使用和变风量通风柜大风量变化的情况下, 风机要能自 动快速地进行无级变频调速, 以节约能源。
2.2 设计方案
通风柜 和房间的变 风量范围相对 该系统主风 道的总风量 变化较小, 要求反应速度 较快, 而 B A系统对风机的变频调速反应比较滞后, 对小风量的变化不是很灵敏, 因此采取两级控制的方法 (见图 1 )
级主要是对通风柜排风和房间送风进行变风量控制。控制方法以每个房间为一个 单元,主要是采用实验室专用的压力无关型的文丘里阀或蝶阀对通风柜的排风和房间 的送风进行VAV控制 。通风柜VAV阀能够根据移门开启高度的变化, 在通风柜面 风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调整排风量, VAV送风阀能够根据房间总排风量的变化 信号, 快速改变房间送风量, 并始终与排风量保持一个负的余风量差, 以保证房间负 压和换气次数要求, 因此V A V阀能够满足通风柜和房间风量快速变化的要求 。房间 送风量的控制也有两种模式, 完全变风量控制模式和部分变风量控制模式 。 ① 完全 变风量控制模式是变送变排, 房间总送风量随着总排风量的变化而变化 。房间所有通 风柜瞬间的排风量为房间总的排风量 。为了保证房间的负压, 送风量与排风量始终维
持一个负的风量差 。该模式可采用两种控制方式, 一种是VAV系统, 由 V A V阀及 其控制器件 、通风柜数据采集及其控制器件组成, VAV系统自身采集所有通风柜瞬 间的排风量参数, 联动控制VAV阀送风量, VAV阀供应商成套提供软件及相关设 备 。另一种是 B A系统, 由末端采集设备 、控制模块及上位机组成, B A系统采集每 个通风柜的参数, 经D D C或 P L C数据分析后控制变风量送风, 一般由弱电系统集
成商完成 。 ② 部分变风量控制模式是定送变排 。 送风采用压力无关型的 C A V阀 , 手动方式设定一个固定的风量值, 不受排风量变化控制, 为了保证房间在小排风量 时也不出现正压, 送入房间的风量始终略小于小排风量 。送风系统 7 0 %的风量送 入室内, 其余 3 0 %的风量送入走廊, 送入走廊的这部分风量会随着室内排风量大小 变化, 通过门窗百叶或余压阀自然地补入室内 。部分变风量控制系统经济可靠 、调试 简单, 本例采用的就是部分变风量控制系统。
第二级主要是对主风道进行变风量控制 。采用定静压 B A变频控制系统, 在送排风各 自主管道的末端 (进房间之前) 1 / 3处, 设计安装静压传感器, 根据实时测得的管 道压力值与设定的基准压力值相比较,从而控制变频器对各自的送排风机进行无级调 速 。安装位置有时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实际测定 。当送排风机同时工作时, 设置送风系 统基准送风值, 排风系统风量跟踪该值, 保持排风量值在送风量值之上合理区间范围 内, 这样就不会出现瞬时总送风量大于总排风量, 导致实验区出现正压 、 造成污染。
2. 3 调试方法
2. 3. 1 排风调试
1 ) 先将排风机控制柜的变频器设置在手动挡, 风管的基准静压值设定在满足不利 点排风设施———移动风罩所需的风压值 3 5 0 P a , 为防止在少量房间刚启动时,风管压力过大压爆静压传感器,所有房间的通风柜的移门都定位在房间设计排风 量时的移门开启高度, 频率暂设定为 2 0 H z 。
2 ) 逐个打开系统所有房间的启停按钮, 将排风机的变频器频率逐步调高, 达到风道 动态静压值 3 5 0 P a 。此时每个通风柜的面风速和排风量还未调试和校正, 所以该 频率只能作为初调时风量的初设值 。 3 ) 从上到下逐个调试和校正通风柜的面风 速和排风量, 使所有通风柜都能满足面风速和设定的排风量要求, 此时风量值才 是风机能够满足风量时的真实值 。因VAV阀全部采用压力无关型阀, 其特 点是在风管压力变化很大 ( 2 5 0 ~ 7 5 0 P a ) 的情况下, 风量能保持不变; 但在 大压差的情况下, 风阻较大, 噪声可能很大 。 因此在证明风机能满足排风量需求 后,逐步手动调低变频器的频率,使一个通风柜达到规定的面风速时的噪声小。 此时的风机频率为排风量所需的频率值。此时的频率值和相应的压力传感器 的压力值, 为风量时的基准值 。 4 ) 逐个关掉所有房间的风机启停按钮, 每关掉 一 间房间的风机后静压值上升, 手动逐步降低变频器的频率, 直至稳定在原有的基准 静压值, 记下每关掉一 间房间风机时的频率和静压值, 确定风量值和小风量值 时所需的频率和小频率值, 形成一条与变风量相对应的风机变频曲线 。依此数 据曲线, 编制 B A系统控制程序 。 5 ) 根据上述手动调试的控制流程和数据, 编制自 控程序和计算机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具有反映上面所有控制流程和状态的图 (如图 3 所示) , 并能用远程计算机进行监控和调试, 在编制完控制软件和人机界面后, 将变 频器放置在自动挡, 在计算机上按上述手动调试的方法进行自动调试 。以检验软件编 程是否可行, 与手动调试是否一致, 微调基准静压值和变频曲线形状, 使风量变化更 趋平稳, 与现场更加趋于一致, 稳定可靠。
2. 3.2 送风调试主风道的大风量的变频调试程序方法与排风相同 。房间内的送风量调试, 本项目采取 的是部分变风量系统, 通风柜采用VAV系统, 送风全部采用 C AV送风, 因此V A V阀的设备供应商仅对采用VAV阀的通风柜进行了调试, 未对送风进行调试, 大大 简化了调试的难度 。 、
三 、 温度控制
3. 1 设计要求
在送风温度相同的情况下, 送排风量不同, 室内温度也会不同 。 因此, 在新风换气次 数大于 8 h - 1 的理化实验室, 温度控制以新风为主, 风机盘管为辅; 在新风小于 6h - 1 的仪器室,温度控制以风机盘管为主,新风为辅;需要 2 4 h温度控制的房间, 如样品室 、 试剂室 、 留样室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
3.2 设计方案
在新风机组冷水进水管安装一个电动比例积分水阀, 在出风口设置一温度测点, 通过 出风温度与设定的基准温度的差值, 自动调节流经新风机组表冷器的水流量, 调整出 风温度以保证房间温度的稳定 。 调试方法与常规的新风机组温度调试相同。
综上所述, 通过对化学实验室通风空调自控系统设计与调试思路的探讨, 在一般实验 室使用要求下, 采取房间一对一设置开关 、部分变风量控制的模式是降低能耗 、控制 实验室压力的有效方法。为了能够更地控制房间压力,以及更快地提高响应时间, 还需要对该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实验室两级控制的基础上, VAV控制系统与 B A系统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互联互通,从而更加智能地分析房间压力的变化并进行调整。